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要闻要论
永远在路上,有目标没终点



【信息时间:2018-07-30/9  阅读次数: 【我要打印】 【关闭】

老百姓很关注十九届中央首轮巡视工作,特别是对相关巡视反馈情况,听得仔细、看得认真。不少党员干部说,巡视不仅是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重要一招,也是全面从严治党逐步走向常态的重要举措。笔者认为,这次巡视反馈释放的信号十分清晰——治党从严,有目标吗?有!从严治党,有终点吗?没有!

巡视当然要聚焦党风廉政建设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这不用含糊;同时也要注意到,这次巡视的内涵更加丰富,巡视的思路更宽更新。如,涵盖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和夺取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等方面。或可说,这是整体性、系统性、专业性的深度政治体检,是因应党的建设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推出的新版治理药方。

“政贵有恒,治须有常”,是习近平总书记反复提到的一句古语。其重要性在于,这不仅是古往今来的一个“通鉴”,也是当下正风肃纪反腐的宝贵经验——政权良治,贵在持之以恒;吏治整饬,必须坚持不懈。

以往常常听到“反贪风暴,雷霆手段”这种说法,意谓治理贪腐需用重典。突出重点、集中整治,必须有声势有力度,这是完全必要的,但是,决不能把反腐败理解成阶段性、局部性、一般性工作。尽管反腐败斗争已经取得压倒性优势,但腐败“病毒”顽固得很,还会变异,其经常在一些地区、领域显示出“大火烧不尽,歪风吹又生”的特性。有的地方,“跑官要官”依然有市场;有的地方,“小官巨贪”问题比较突出;有的地方,“政商不清”故态复萌……或许有人感到惊讶,整饬力度这么大,还是不收敛不收手的那些人,胆子也太大了吧!其实这不光是胆子问题,深层原因是有些党员干部错打了算盘,还是笃信“雨过地皮湿”“别撞枪口上”之类“老黄历”,自以为全面从严治党还是“运动式”整顿模式。某些人身上根深蒂固的错误想法和投机心理,恰恰说明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的必要性。

有人认为巡视就是“找贪官”,这样的理解显然是狭隘的。须知,巡视工作方针是“发现问题、形成震慑,推动改革、促进发展”。盯住重点人、重点事、重点问题,深入检查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和整治群众身边腐败问题情况仅是巡视利剑的指向之一,着力发现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干部不担当不作为、违规选人用人等突出问题,同样是巡视工作的重要内容。在“两个维护”上不同程度存在“温差”“落差”“偏差”;“带帽提拔”“带病提拔”“带病重用”“突击提拔”,选人用人方面问题不容忽视;对十八届中央巡视整改不到位不彻底,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尚未有效整治;一些领导干部和单位存在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一些干部不担当、不作为问题比较突出;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不到位,“四风”问题禁而不绝……面对这样火辣辣的“体检报告”,相关被巡视地区和单位党组织也许会窘迫得红脸、惊恐得出汗。巡视,就是要把“脓包”挑开。惩前是为了毖后,治病才能救人。经过巡视,被“猛击一掌”的党组织和党员干部都真切体会到,如果没有及时细致的“全面体检”,没有严肃认真的“望闻问切”“对症下药”,有些“病”自己意识不到,一旦“病情”恶化,后果将不堪设想。由此不难得出一个结论:巡视是“早发现、早治疗”的有效实现形式。

贪腐不会偶然发生,而是一种长期累积的整体性病症。从腐败分子自身来说,经济上贪婪、生活上堕落,往往与政治上变质、组织上脱轨联系在一起,而这一切无不与党的观念淡漠、组织涣散、纪律松弛、管党治党宽松软有着密切关系。从治标为治本赢得时间,到标本兼治达到正本清源目的;从“老虎苍蝇一起打”、治“病树”拔“烂树”护“森林”,到巡视全方位发挥政治“显微镜”和政治“探照灯”作用,可以看出“全面”的宽阔视野、“从严”的刚性要求和管党治党建设好党的内在逻辑。

从曾几何时党员群众普遍抱着“吃瓜”心态看巡视,到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内党外、社会各界热切期待并积极参与巡视工作,党心民心发生的变化有目共睹。十九届中央首轮巡视像一面镜子,明白无误地照出“利剑高悬,震慑常在”,彰显标准不降、要求不松、力度不减、节奏不变。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不松劲、不停步、再出发,明明白白、真真切切。(米博华)

来源: 中国纪检监察报